加入收藏
|
设为首页
|
联系我们
首 页
新闻中心
寺院春秋
传经布道
广种福田
寺院服务
有缘信箱
留言反馈
关于我们
佛学常识
佛教文苑
经书下载
放生素食
文化教育
华藏书院
您所在的位置 :
首页
>
养生长寿之道的
四字
玄机
慈,为仁爱
张英《聪训斋语》中讲述“致寿之道”的四个字:慈、俭、和、静。
“慈”为仁爱,即“人能慈心一物,不为一切害人之事,即一言有损于人,亦不轻发,推之戒杀生以惜物命,慎翦伐以养天和,无论冥报不爽,即胸中一段吉祥恺悌之气,自然灾沴不干,而可以长龄矣。”意谓不出口伤人,不杀生以爱惜万物的生命,慎砍伐以抚育自然的和气,无论暗地里的报应有没有差失,悲悯之情都会在心中产生吉祥安泰、和乐平易的浩然之气,当然灾祸就不会侵扰,因此就可健康长寿!
曾子说“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”是把实现仁爱当成责任,而实现仁爱的基础是在于个人的仁人之心的修养,且“仁者不忧”,故常怀仁爱之心、常存悲悯之情正是一个人的健康心态之体现。
俭,为节省
老子:“俭故能广”。日常生活节俭平和,不过分追求物欲,生活就能心满意足,安定祥和。如衣食住行的节省,饭菜七分饱,能调理脾胃;节省欲望嗜好,能蓄养精神;节省言辞话语,能养气息非……凡事省一分,便有多一分的受益。
诗人白居易:“我有一言君记取,世间自取苦人多。”人的烦恼大多是自取,某些事能省下不做就不做,以免操劳苦恼,庸人自扰。简言之,俭朴单纯的生活最是美好。
和,为相安
追逐名利者,不是少白头,就是茶饭不思、彻夜难眠,或是抑郁自杀。这一切,不过是心中不和罢了。俗话“和颜悦色”,其实是内心的相安才能拥有。
吾人白天办公,夜晚回家,须开心喜乐,或高谈阔论,或开怀大笑,抒解劳累郁结之气。如此,才得养生要诀!内心的平和、喜悦,才能心神相安,长寿健康。
静,为安详
“静”是心无挂碍,从容镇定,宠辱不惊。凡遇一切劳顿忧惶、喜乐恐惧之事,外则顺以应之,此心则如澄潭,凝然不动;一切纷扰无所施害。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静则神藏,燥则消亡”,古人素有早晚静坐半小时,从而达到心神宁静,真气内存而长寿久安。“盘膝静坐”能使人耳聪目明、思路敏捷。
这“慈俭和静”四字真义,对于养生之理,极为切要务实,而且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。
友情链接
关于我们
|
免责声明
|
交通指引
|
行车路线
|
联系我们
地址: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天禄岩 QQ群:241382536 联系电话:(0595)23965826 版权所有 ◎ 永春天禄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