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 :首页 >

“天禄通宝”介绍
 
    “天禄”是辽世宗耶律阮在公元947年用的年号,共四年。其中尚在五代末期,契丹太宗耶律德光起劲兵长驱南下,扫平并灭掉后晋出帝石重贵,于公元947年正月初一,进入汴京(今开封市),受百官朝贺。
 
 
简介
    在巴林右旗上石匠出土的一批辽代窖藏古铜钱中,有一枚“天禄通宝”铜钱。铜质小平钱至今仅发现四五枚,钱文有细别,有数种版别,属我国古钱中大珍级大名誉品。
 
背景
    辽国世宗耶律阮建元“天禄”,公元947年~950年铸辽国钱币“天禄通宝”,存世甚罕见, 存世有小平钱、大钱脱谱。
 
 
 
相关历史
    “天禄”是 辽世宗 耶律阮 在公元947年用的年号,共四年。其中尚在五代末期,契丹太宗耶律德光起劲兵长驱南下,扫平并灭掉后晋出帝石重贵,于本年正月初一,进入汴京(今开封市),受百官朝贺。
    二月初一,始建其国号为大辽,年号改为大同。四月初一,耶律德光自开封起驾北返。十四日,到达河北栾城县境内病死途中。其侄耶律阮继位,是为世宗。九月十六,改年号为“天禄”。
    巴林右旗出土的“天禄通宝”铜钱,就是此时所铸的年号钱。此钱在《辽史》食货中没有记载。这一次在辽上京附近出土之后,经学术界考证,已确认为辽钱无疑。这次发现的国内外已知仅存的一枚稀世孤品,确为国之珍宝。
    陈德溥《中国古珍币大全》称:1981年在内蒙林右旗(契丹发源地)发现一枚(小平钱)与旧谱所录一品有异,“禄”字右下部“水”字竖勾两旁赫然四点,与旧谱所录一品有异,可见天禄版式并非一种。陈书定一级(1981年内蒙出土的“天禄通宝”)值黄金 150克。
     “天禄通宝”属中国古钱币中大珍级、大名誉品。辽钱上八品之一、古钱五十名珍之一,存世极罕。该天禄通宝折五大钱钱存世更罕。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珍品。极具学术、历史和经济价值。
    钱面:旋读“天禄通宝”制作工整,字口深峻,钱名用汉文,书法稚拙凝重,辽风蔚然。钱背:光背。
 
 
天禄通宝基本信息
    钱币(天禄通宝)/时代(宋辽金西夏古币)/币种(古币)/形制(方孔圆钱)/材质(铜质)。
 
附:辽“天禄通宝”小平钱
    一千多年前,在内蒙古昭乌达盟一带的黄河与老哈河流域,生活着两个游牧氏族。一个以“白马”为图腾,他们居住在“马盂山”周围。一个以“青牛”为图腾,居住在“平地松林”地带。后来,两个氏族都迁徙到木叶山,他们联姻繁衍,发展成为契丹民族。这样繁衍形成了历史上称为辽,辽并统一了我国的北方,并称雄达209年之久,在当时为了扩张辽与汉族和其它的氏族和睦,辽代的货币经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情,经济生活的需要铸造了具有契丹族特色的钱币。辽代钱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货币文化中的一块瑰宝。辽在我国北方建立了他们的政权。(公元916年)契丹族首领,耶律阿保机在现在的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创建了契丹国,共历时209年,为女真所灭。考研契丹氏族社会从崛起到从盛至衰的过程,它的经济、政治形态的演变都直接的体现在货币经济的走势中。
     辽代铸钱共分两类,一是纪年钱,为正式行用钱。例如:天赞通宝、天显通宝、天禄通宝、应历通宝、保宁通宝、统和通宝等钱。辽钱的铸造形制浑厚古朴,书法奇古、豪放、粗率。当前从出土和传世的辽钱,我们可以看到契丹本土铸币的数量和品种,结合历代货币资料记载,可以看到契丹本土铸币业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实物交换、称量货币、金银铜铁钱混用.到形成自身较为完备的货币流通体系这一发展过程,除了受汉文化的影响之外,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本国经济发规律在起着大的作用。辽代初期铸币业的发展,中期货币经济的确立,直至未期的货币紧缺,都真实地记录了辽代经济产生、发展、衰落的全部过程,透过一枚小小的辽钱,使我们看到了辽代全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全部过程。辽代钱币品类不多,版别较少,正式流通过的年号钱基本都很清楚。例如;其中非常稀见的“天禄通宝”钱,辽世宗时铸,存世量极少,常被泉界视为可遇而不可求,属辽钱中上八珍之奇珍之品。天禄通宝小平钱,文字似隶,似楷,拙而秀实,实为难得之泉。 
 
 
 
 

友情链接 南普陀 香港宝莲禅寺 上海玉佛禅寺 雁荡山能仁禅寺 中国佛教网 凤凰网 心源网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学院 佛缘网站 高旻寺 永春网 福建永春网

关于我们|免责声明|交通指引|行车路线|联系我们

地址: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天禄岩 QQ群:241382536 联系电话:(0595)23965826 版权所有 ◎ 永春天禄岩

2025促销:香港特价空间,最低仅需20元,可永久使用!
本站空间由 三维免费空间 友情提供